以更优环保绩效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绿色根基
发布时间:2024-06-05 09:07:35编者按:
2024年1月,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发布,对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作出系统部署。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是“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”,本报与集团安全环保部联合推出环境保护专版之“六五环境日·绿色发展”专题,展示首钢集团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坚持“一引领两融合”,持续提升绿色环保绩效水平,在发展新质生产力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展现的新作为、作出的新贡献。
生态文明建设是关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,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,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。
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:“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,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。”发展具有绿色特性的新质生产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通过提升绿色绩效水平,为新质生产力持续注入发展动力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在“推动技术创新成为首钢第一竞争力,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的首钢场景”的战略引领下,首钢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。
首钢集团坚持以环保法律法规为企业高质量发展“明底线”“划边框”,突出生态环境保护的战略引领、倒逼优化作用,用环境指标的约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,持续提升产业绿色化、低碳化水平。以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动能,加大污染治理、生态修复等领域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应用,着力构建绿色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。在绿色制造、绿色产品、绿色供应链等方面成效显著,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绿色低碳的首钢场景。2019年以来,通过积极实施钢铁、焦化超低排放改造,持续推进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体系建设,集团绿色发展能力实现质的飞跃。首钢股份依靠技术创新,啃下钢铁流程多污染因子协同减排的多个“硬骨头”项目,在国内率先实现全工序超低排放,成为钢铁行业绿色发展的引领者。截至目前,集团75%的钢铁产能已实现超低排放并达到A级绩效水平,剩余产能正在全力推进重点改造项目的实施,确保如期跨越超低门槛。环保重点管控区域内的焦化产能已全部达到超低排放标准。绿色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,为首钢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,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股份、京唐、长钢、贵钢、吉泰安等单位被列入国家级绿色工厂名单,首钢冷轧成为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。
深刻领悟生态文明建设与新质生产力的相互作用。
发展新质生产力客观上就是在发展绿色生产力。新质生产力广泛应用于环境保护领域,必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快速进步和持续飞跃。
近年来,首钢集团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,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列入高质量发展重要基础指标体系,将生态文明建设根植于经营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,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统筹兼顾环境效益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以落实钢铁行业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为契机,大力推进污染深度治理,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,以绿色发展的新成效不断赋能新质生产力, 以高水平环境保护培育并发展新质生产力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。集团旗下涉及排污许可的所有单位已完成申领或登记,实现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,实施分类、分层、分级动态管控,充分发挥“一证式”管控的高效、集中、精准作用,不仅污染治理装备和治污技术实现全面升级,而且环境管理能力、治理效能和合规水平均有大幅提升。
锚定高水平保护目标,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生态本色。
首钢集团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“十三五”以来,通过持续实施首钢集团绿色行动计划,累计完成重点环保治理项目达500余项,环境质量和清洁生产水平得到持续提升。股份(含京唐、冷轧)、长钢、通钢、水钢、贵钢连续十年发布环境责任报告,主动向社会公开环境管理信息,接受社会公众监督,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。广大员工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守法意识显著提升,能主动在企业环保工作和日常社会活动中履行公民保护环境义务。
首钢集团通过强化数字化赋能,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作治理现代化。依靠技术革新和管理创新,污染治理水平大幅提升,环保管理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能力明显提升。股份、京唐、长钢通过建设无组织排放“管控治”一体化平台,为提升环保绩效发挥了积极作用,达到钢铁生产全工序无组织排放的高效精细治理,为实现钢铁生产的清洁化迈出重要步伐。
首钢股份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战略决策和生产经营全过程,围绕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,持续优化环境管控体系,筑牢公司绿色发展基础。自主研发的高炉煤气零放散技术在首钢迁钢应用后,每小时减少煤气损失近5万立方米、发电量增加1.8万千瓦时。通过充分利用回收的余量煤气建设燃气发电机组,实现了高炉煤气零放散,大幅度减少一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,节省了高炉煤用户实施末端治理投资,不仅满足了超低排放要求,而且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效齐收。首钢迁钢生产的取向电工钢、管线钢、新能源汽车用无取向电工钢、汽车用热轧高强度钢板及钢带等产品获评“绿色设计产品”殊荣。
首钢京唐搭建数字技术平台,把厂区70个已联网污染源点位的环境在线监测和76套空气微站进行统筹管控,借助管理创新,持续提升环保管理的精细化、数字化水平,提升数据运行分析能力和维护管理,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时效性,实现了厂区空气质量的精准管控。
首钢长钢在推进清洁运输能力提升上加大攻关力度,通过实施长铁绿能物流园项目,吸纳和整合煤焦粉、煤灰、水渣等货源,提升发运量,实现从进园到出园全程“货不落地”的封闭式运输,清洁运输能力得到大幅提升。
加大环境保护技术创新,助推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。
首钢集团发挥技术创新的引领作用,在锻造高水平环境保护的“长板”上持续发力,将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在绿色发展中深度融合,打造支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新质生产力。
近日,凭借“钢铁生产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”项目的正式启动,首钢京唐再次成为绿色发展的引领者,该项目全国范围内入选的钢铁企业仅三家、河北省仅一家。试点项目将根据现行环保、固废循环利用等相关标准,构建包括生产工序污染治理、智能工厂建设、减污降碳等方面的循环经济标准体系,形成以首钢集团科技创新管理信息化系统为基础的PDCA闭环式可持续管理模式,旨在充分发挥标准化建设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技术支撑作用,为钢铁行业提供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做法,加快循环经济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,促进经济、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。
首钢冷轧强化危废全过程信息化管理,通过信息化建设手段,实现电子地磅、电子标签、电子台账等功能,做到了危险废物的种类、产生量、流向、贮存、处置各环节所有数据实时上传全国固体废物管理信息系统,不仅确保了数据准确及时,实现风险管控,还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。
首钢环境产业作为首钢绿色可持续发展、打造城市综合服务商的重要平台,积极践行绿色低碳理念,致力对城市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实施全循环、全流程、全功能定制化处理,构建全链条城市固废处置新模式,着力打造集多种固废协同处置的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。遵循城市固体废物“过程资源化、末端无害化”理念,建成多项民生工程,鲁家山垃圾焚烧发电项目,日处理生活垃圾达3000吨。餐厨垃圾收运处一体化项目,日处理厨余垃圾达100吨。长治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,日处理生活垃圾达1000吨,为城市有序运行和社会绿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。建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生产线,形成多元化再生建材示范项目,实现建筑垃圾无害化、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,为打造碧水蓝天为底色的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支撑。
坚持精准治污、科学治污、依法治污,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首钢力量。
首钢集团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,按照“源头减量、过程控制、末端治理、系统管控”的方针,在钢铁、焦化、矿山、城市服务、建筑等多业态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和污染深度治理。
首钢京唐致力于循环经济发展和标准化建设,在国内率先完成海水淡化、五效一体高效循环利用、钢渣辊压与有压热闷、全固废胶凝材料等工艺技术的研发与应用,为实现“环境一流”目标增添了砝码,先后获评国家级“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”、河北省“无废工厂”、唐山市“固废不出厂”试点单位等荣誉。
首钢集团忠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社会责任,持续加大绿色矿山创建,大力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治理。通过强化系统性管控,定期调度和现场督查,确保矿区整治和土地复垦等工作规范有序开展。通钢公司、首钢矿业、首钢控股、首钢矿投、首钢水钢、香港首控等单位每年制定并落实矿山生态修复计划。2023年,累计完成生态修复治理1097万平方米,完成验收601万平方米。鲁家山矿全面完成北京地区各矿区生态修复治理,顺利通过政府验收。水厂铁矿和辽宁硼铁翁泉沟矿荣获国家级绿色矿山称号。
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首钢集团锚定绿色发展目标,持续走绿色低碳、健康、可持续发展之路,将在更大范围不断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,持续构建全生命周期的环境管理体系,促进“含绿量”显著提升的新质生产力不断高效成长,促进经营生产、生态文明建设、社会效益的协同发展,为首钢高质量发展谱写新的篇章。